會選這個文章議題其實有點挖洞給自己跳,你可以很簡單的回答這句話,但你要「真正」回答到這句話其實很難。在此產業重鎮區的我,在抱著可能低點擊的風險下產出這篇,想激起大家一點對於現在世代議題的淺觀點。




先從最淺薄的面向開始說起,名人穿就是票房保證?

應該不用加問號,它就是個肯定句,跟穿議題在前陣子吵很兇,但有點不太懂「為何」要去吵,流行指標人物是個必須存在的產物,它象徵了那個年代樣貌、推波助瀾了某個時期的經典,跟穿其實對於大眾市場來說沒有不好(要說不好的部分,這筆帳就要記在媒體炒作上了),但對整個國家的品味就有點影響了。簡單說,全世界帥一個 GD 穿 Vans、潮一個 Kanye west 穿 Yezzy,你看看成千上百萬民眾跟穿一樣的東西有一樣好看嗎?當然不會,嗯,潮品買進門,修行在個人

  • 圖片來源:GD


說到了國家品味,就接著這個議題的第二層面,為何日本人這麼有風格、有屬於它們的流行文化?我們有嗎?

前陣子又去了一趟東京,你會真的有所衝擊,不是食物好吃的嚇人而衝擊到,而是它們普遍、大多數在街上的「路人」,都真的很會穿搭,風格多樣化,雖然這真的不是什麼新奇的發現,三百萬年前大家就都知道日本很有型,但為何三百萬年前知道後,至今卻沒有追上日本一半呢?

當然你可以搬出日本早期裏原宿奠定了很重要的流行文化、下北澤的二手古著在亞洲區搶得先機,另外搭配上很多成功的偶像產業、日劇、甚至最令人激賞的雜誌業等等,好了,蜻蜓點水至此,大家可以回過頭,用力思考一下台灣吧。




剛剛提到了雜誌產業,那就可以再問一下,你是買封面還是買內容?

相信你會很自動的把台灣、日本對到相對的位置,而內容上教買跟教育穿搭有很大的差別,你看日本雜誌男生的《Grind》、《Popeye》女生的《Ginza》、《Perk》,先看到的絕對是穿搭,開始研究怎麼搭出來的,再來才會看這套的哪個單品是我會想買的,最後才會看這是什麼牌子,同時也必備有關服裝和文化的知識文,這是普遍讀者民眾養成品味的基礎養份。日本雜誌最大的獨特影響力在於:它能將穿搭這件事蓋過品牌名氣。



會買不一定會穿

藤原浩曾說:「在我過去的那個年代,想要的單品很難入手,如果我從雜誌上看到了想買的,我必須自己去想辦法聯繫上店家品牌。」

這是新舊時代的環境差異。

現在網路太多懶人流行資訊,變成大家看到什麼關鍵字就去買,然後滿街「流行」趴趴走,但穿搭不見得好看,不用笑強國只會買精品大 Logo 去象徵自己的高度,套用回我們自己年輕人流行圈也是一樣的。日韓當然也有追隨跟潮的人,重點是要怎麼將它穿出態度,才是最重要的。


買一件知名的上衣比去懂個品牌簡單多了

穿一件 Supreme Box Tee 、Vetements oversize 當然潮(抱歉它們又再度被當佐證例子,就像權志龍被許多人舉例一樣),重點不在於那件單品的好壞,重點在於買者心態。因為總是比去穿一件 Maison Martin Margiela 更容易顯得潮吧? 當然台灣會穿懂買的人絕對也不在少數,但套句我一位編輯友人說的,「我們覺得很酷、很帥的東西,往往是大眾眼中的異類。


既然你喜歡潮流,你必須將自己再多懂一點。

FAQ

孫悟空、比克、貝吉達等。
更多內容請見JUKSY街星

1995 年 5 月,《七龍珠》原作漫畫在第 519 話完結篇。
更多內容請見JUKSY街星

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,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