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回溯至今年 1 月 11 日,奧克拉荷馬與聖安東尼奧馬刺之戰,兩隊打至 2 度延長加賽才分出勝負,最終是馬刺以 154 比 147 擊退雷霆,當中馬刺中鋒 LaMarcus Aldridge 豪取個人生涯新高 56 分,另外雷霆球星 Russell Westbrook 則是有 24 分 13 籃板 24 助攻的超級大三元表現,各種驚人數據讓這場賽事被球迷譽為「NBA 本年度最精采戰役」。


▼ 本場賽事完整 Highlight

Source:Thomas Productions

然而,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亮點,此戰馬刺於開節時「團隊連續投進 14 顆三分球」一事也被球迷所津津樂道,畢竟這可是連打電動都難以締造的創舉(笑)。不料,馬刺主帥 Gregg Popovich 卻有不同的看法,在球隊獲勝後 Popovich 受訪時竟直言該場比賽「真是無聊」,「每個人都在投三分,我認為籃球比賽的美妙之處多少已經有些迷失了。」Popovich 說道。


▼ 馬刺連續命中 14 顆三分球

Source:Bleacher Report

事實上,Gregg Popovich 早在先前就多次公開批評「三分球」這項制度,他曾表明自己已經痛恨三分球長達 20 年了,甚至直接向聯盟嗆聲:「如果是這樣,那怎麼不也出個四分球、五分球?」但難以辯駁的是,該場馬刺雷霆之戰,若沒有那 14 顆三分球,馬刺或許最終就不會贏得比賽勝利。那麼問題來了,究竟 Gregg Popovich 到底是不是真的討厭「三分球」?


  • 圖片來源:nba


三分球是誰發明的?

我們就先從「三分球」這項制度的起源說起,關於這點眾說紛紜,大致上有 3 種說法,一種是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 Herman Sayger 在 1933 年想出的獨特計分方式,15 呎內算一分、15 到 25 呎算兩分而 25 呎外算三分;另一種則是美國大學教授 Howard Hobson 於1946 年出版《科學的籃球(Scientific Basketball)》一書中提出三分球的概念;最後一種是由波多黎各人 Eddie Ríos Mellado 替當地學童創立的籃球聯盟中,設置了三分球規則。


  • ▲ Howard Hobson 當初所出版的書《Scientific Basketball》。
  • 圖片來源:appledorebookshop

當然,以上皆是各種「地方傳言」,真正普遍被大家所熟知的實際案例出現在 1961 年,當時美國職業聯賽 ABL 率先引進三分球制度,他們的距離是 25 呎,隨後美國其他的職業聯賽 EPBL 及 ABA 也分別於 1963 年和 1967 年跟進。 1976 年,大家耳熟能詳的 NBA 併購了 ABA,並於 1979 年沿用 ABA 規則引進三分球,就這樣,這兩條半圓弧線變成了籃球場上不可分割的元素。



原來一開始「三分球」超不夯?!

三分球是最好追分的進攻武器,同時也是最有效率的得分手段,不過其實早期 NBA 在剛引進的時候,它並不是那麼的受歡迎,大多數球員都還是以禁區及中距離得分為主,戰術配置也以兩分球作為核心,尤其在那個「得中鋒者得天下」的時代,只要隊伍中有不錯的長人,進攻時一定都是先把球往禁區塞給他。


但到了現在呢?相信目前有在持續關注 NBA 的朋友們,一定都不難發覺三分球似乎已經成為球隊是否強盛的重要環節,甚至變成球隊主要得分的進攻手段。1990 年代,當時每支球隊的平均三分球出手次數幾乎都只停留在個位數,到了 2017-2018 賽季,直接暴漲成 30 多次以上,上季的休士頓火箭甚至還一舉突破 40 次,成為目前聯盟指標性的「三分大隊」。NBA 聯盟球風是怎麼在這 20 多年間不知不覺變化甚大?


  • 圖片來源:wsj



從「禁區肉搏」演變成「大三分時代」的關鍵原因:

01_犯規尺度的改變

「裁判吹判尺度」絕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之一,早期的 NBA 聯盟,除非真的是有明顯意圖,亦或動作誇張至極(比如把整個人都往下扯的那種),裁判才會響哨,到了今番,在球員保護意識逐漸增長下,吹判尺度也跟著嚴謹、變窄,只要稍微有一點肢體碰觸,迎來的可能就是數不盡的「嗶嗶聲」。當年效力達拉斯小牛(現譯獨行俠)的名人堂控衛 Jason Kidd 就曾說過:「當我剛進入聯盟時,你還能用手來稍微控制一下對手,跟持球者有一些比較激烈的對抗。但現在只要你一碰對手就是犯規,這讓速度快的球員享有額外的優勢。」


  • ▲ 名人堂球星 Jason Kidd
  • 圖片來源:abc7ny

▼ 看看 NBA 歷史上的最佳防守 Top 10

Source:ManCaveSports

也正因如此,現今球員在防守上多少都會因為哨聲而有所畏懼,尤其聯盟中又有不少的「買犯高手」,這樣的情況下,造成許多球員都不敢太貼近防守,此時倘若對方是有三分能力的射手,那他當然就不會放過這一點的空檔機會,尤其又能一次拿到三分,投的準的話根本超級吃香。



從「禁區肉搏」演變成「大三分時代」的關鍵原因:

02_好範本的出現,大家爭相模仿

除了休士頓火箭,金州勇士無疑也是三分球的愛好者,他告訴我們原來就算陣中沒有高大的中鋒,靠著爐火純青的小球藝術、以及出神入化的外線投射,還是能夠「射」出一片天,近 4 年奪下 3 座 NBA 總冠軍,勇士現在就是各隊想奪冠的最佳範本,換句話說,勇士的成功也是影響現今聯盟、甚至是整個籃球生態的關鍵因素,每支隊伍紛紛效法的情況下,你說三分球出手次數能不提升嗎?(笑)


▼ 勇士浪花兄弟上季精彩進攻剪輯

Source:FreeDawkins



原來波波是「重質不重量」?

回到我們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,馬刺教練 Gregg Popovich 到底是不是真的討厭「三分球」?事實上並不全然。從馬刺今年的團隊數據來看,他們三分球出手次數確實偏低,場均 24.7 次暫居聯盟倒數第一名,但相反地,他們的團隊三分球命中率卻是全聯盟最高,有 41% 的高水準表現,同時也是聯盟中唯一能突破 4 成的球隊。


馬刺之前也有發生多次因三分球而拿下勝利的例子,2008 年季後賽馬刺對陣太陽,G1 時雙方打進延長加賽,剩下不到 6 秒馬刺還落後 3 分並掌握最後一波進攻,「鬼切」Manu Ginobili 拿到球後往左切入吸引到 2 名防守者,此時一個妙傳給到站在外線的中鋒 Tim Duncan,大空檔的情況下,鮮少投外線的石佛把握住了機會砍進三分追平比數,最終帶領馬刺以 117 比 115 擊敗太陽。


▼ Tim Duncan 關鍵三分球

Source:Richard S.

2013 年同樣在季後賽,面對擁有「浪花兄弟」的金州勇士,雙方一路激戰到了 2 度延長加賽,比賽結束前 3.4 秒馬刺落後 1 分,正當大家都以為黑衫軍會以兩分為前提布置戰術時,沒想到他們一發球就給到了站在外線的 Manu Ginobili,隨後一顆劃破天際的三分球落入網中,最後馬刺以 129 比 127 擊退勇士。綜合上述的案例,我們可以發現到關鍵時刻,Gregg Popovich 還是會仰賴三分球並設置戰術的。


▼ Manu Ginobili 絕殺三分彈

Source:Kietasss

不過凡事都有一體兩面,三分球這項進攻武器也不例外,除了有多次因三分球致勝外,馬刺同樣也有很多因三分球敗北的例子,而且不說則矣,一說出來就驚為天人,因為幾乎都剛好是那種「極為經典」的事蹟。Tracy McGrady 35 秒拿 13 分逆轉比賽的事應該有聽過吧?而遭殃對手就是馬刺;Ray Allen 起死回生三分球幫助熱火拿下 2 連霸的事想必也不陌生吧?而遭殃對手也還是馬刺;Kyrie Irving 投進追平三分彈暴砍 57 分的事也應該耳熟能詳吧?遭殃對手呢?還是馬刺。以上皆是 NBA 球迷至今仍津津樂道的話題,但背後的苦主都是馬刺,相信這也是為何 Popovich 會討厭三分球的最大主因(笑)。


▼ Tracy McGrady 35 秒拿 13 分到現在看了還是會起雞皮疙瘩

Source:RofhMichaels

但綜合以上數據、實際案例來分析,其實大致上可以推斷出答案了,那就是馬刺教練 Gregg Popovich 並不是真的討厭三分球,而是討厭「不合理」的三分球。現在這個「大三分」時代,很多球隊都會將三分球視為主要進攻手段,只要可以投外線就會投,哪怕是在快攻期間亦或離三分線還有一大步之時,因此可能就會有很多「硬要投」的情況發生,Gregg Popovich 或許就是看不慣這一點。


以往的 NBA,球員進攻基本上都是從裡到外,並搭配各種戰術及小組配合之後,完成一次漂亮的進攻 Play,這當中可能會有激烈的身體碰撞,可能會有得分不高的情況。而現今的 NBA,幾乎每支隊伍場均三分球出手次數都會來到 30 次以上,再加上快節奏的球風,一場比賽的得分明顯高於過去許多。


每個人的喜好不同,有些球迷喜歡熱血激烈的禁區對抗,有些球迷則喜歡頻頻入網的三分煙火秀,不管如何,此番藉由 Gregg Popovich 討厭三分球的事情,不難發現 NBA 的球風從以前到現在比起來確實相差甚異,而你又最喜歡哪一派的打法呢?不妨在留言處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吧!


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,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。